历史
三五小说网【350.ooo】 > 历史军事 > 盛世明王 > 十一、慧燕王计得松亭关 老将军兵败真定城

十一、慧燕王计得松亭关 老将军兵败真定城(1 / 0)

,最快更新盛世明王最新章节!

燕王朱棣夺了北平、占了怀来的消息传至南京,朱允炆大惊,急忙召来黄子澄、齐泰商议。黄子澄说道:“陛下赶快废燕王为庶人,不能再保留他燕王之名了。”朱允炆连连点头称是。齐泰说道:“陛下,燕贼已攻占了北平,为今之计,应速派大宁守军进驻松亭关,只要松亭关在咱们手中,就可时刻威胁北平,他燕贼便不敢轻易率军南下。”朱允炆赶忙点头,“齐尚书所言极是,快令大宁守军进驻松亭关。”

听闻大宁守军进驻松亭关,朱棣赶忙率军攻打松亭关,可松亭关久攻不下。这日朱棣在营中写着信,朱高煦气冲冲前来,“父王,不论咱们如何骂阵,刘贞那老王八就是不出战,他故意在耗咱们。如此下去不行啊,咱们粮草有限,不能在此久耗。”朱棣一边写着信一边笑了笑,“怕什么?难道你看不出刘贞不愿与咱们交战?不出战便不打。松亭关中,那都督刘贞年老,都督佥事陈亨又是本王旧部,还愁拿不下松亭关?”朱高煦见朱棣正在写信,便问道:“父王是给都督佥事陈亨置信,让他与咱们里应外合?”朱棣并未作答,朱高煦却已看清了信的内容,朱高煦面露不解之色,“父王为何要给松亭关的都指挥使置信?那都指挥使卜万可与咱们没有交情,况且那卜万可是一心向着朝廷的。”朱棣此时已是落笔成文,看了看朱高煦,微微一笑,“卜万骁勇多谋且一心向着朝廷,只有除掉卜万,咱们才能拿下松亭关。这是父王的离间之计,此信若让都督刘贞所见,定会怀疑卜万,不管他卜万是否终于朝廷,那刘贞都将替咱们除掉卜万,到时候陈亨会劝得刘贞降了咱们的。昨日是不是抓来了两名松亭关的兵卒?将他俩带来父王帐中。”朱高煦听了此话,这才恍然大悟,赶忙应道:“儿臣这便去。”

被抓的两名松亭关兵卒被带到朱棣帐中,朱棣赶忙起身,亲自扶起其中一名兵卒,“受苦了小兄弟,快快来坐。”朱棣将那兵卒按坐在座椅上,从怀中掏出一些金银,塞到那兵卒手中,“本王一点心意,快收下。”那兵卒不知所措,赶忙起身,朱棣又将他按坐在座椅上,吩咐亲兵:“快上茶。”待那兵卒将茶端在手中,朱棣拿出写好的信,揣在兵卒的衣襟中,“小兄弟,我与都指挥使卜万交情颇深,请你务必将此信交予都指挥使。”那兵卒早便受宠若惊,赶忙起身,“燕王殿下放心。”朱棣点点头,“高煦,送这俩小兄弟回去。”朱棣说完,特意瞟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另一名兵卒,见那兵卒不悦的神态,朱棣的嘴角扬起了一丝得意的笑容。

一切都按朱棣的计划进行着,那得了金银受了礼遇的兵卒将信交给了卜万,那跪在一边受了冷遇的兵卒将此事告知了刘贞。刘贞起了疑,搜出了密信,卜万被关在狱中。朱棣的亲信陈亨借机劝说刘贞投降了朱棣。

朱棣连战连捷,朱允炆惊慌失措,赶忙召来了黄子澄与齐泰。黄子澄说道:“陛下,长兴侯耿炳文乃是与太祖打天下的开国名将,若任长兴侯为大将军北上伐燕,必能荡平燕乱。”朱允炆连忙点头,“黄太卿所言极是,如今的朝中,开国功臣只剩长兴侯一人了。快传朕旨意,任长兴侯耿炳文为大将军,北上伐燕。”齐泰接着说道:“陛下上次召辽、宁二王入京,可宁王殿下迟迟不至。宁王带甲八万、革车六千,兵力非同寻常,为防止宁王应和燕贼,陛下应以宁王次抗命为由,削其护卫,以绝后患。”朱允炆赶忙说道:“齐尚书说得有理,此事就交予齐尚书去办了。”

老将耿炳文今年已六十四岁,早年便随朱元璋打天下,颇具征战经验,且极擅于守城。当年耿炳文奉朱元璋之命驻守长兴,十年之久都将长兴驻守得固若金汤,可以说耿炳文为朱元璋夺取天下立下汗马功劳。此次,耿炳文被任命为大将军北上伐燕,耿炳文调集三十万军队,将大军驻扎在真定,派先锋部队继续北进,其中九千将士驻守在雄县,都指挥潘忠、杨松驻守鄚州。

朱棣听闻耿炳文率三十万朝廷军前来,赶忙做迎战准备。朱棣指着战图,对张玉说道:“耿炳文将先锋部队放在了雄县,那咱们便率军秘密潜伏在这里。”张玉看着朱棣手指的地方,说道:“殿下要将燕军驻扎在楼桑?”“对,楼桑与雄县一河之隔,能将雄县情况掌握得一清二楚。待到八月十五中秋之夜,趁雄县守军饮酒赏月之时,咱们夜渡白沟河,连夜拿下雄县,若潘忠、杨松自鄚州来援,咱们便在月漾桥伏击之。”

转眼间,便到了中秋节,中秋之夜,雄县兵将皆饮酒赏月,燕军突然偷袭,雄县守军惊慌之中奋死抵抗,霎时间雄县杀声震天。经过一夜激战,雄县九千朝廷军全部战死。潘忠、杨松听闻雄县被袭击,赶忙率援军而至。朱棣早料到潘忠、杨松会来支援,便早在月漾桥设下埋伏,令燕军口衔水草伏于水下。当潘忠、杨松部队刚刚走过月漾桥时,水下燕军一跃而出,已经占领了雄县的燕军又从雄县冲将出来,潘忠、杨松部队腹背受敌,全部战死。

朝廷前锋部队,都被朱棣所灭。朱棣将全部精力集中在驻扎于真定的朝廷大军身上。朱棣亲自率军来到真定城外,得知耿炳文将朝廷大军分成两部,分别驻扎在滹沱河南北两岸。朱棣赶忙吩咐:“扬言出去,本王已在滹沱河北岸驻军,过几日便与耿炳文决一死战。”过了两天,朱棣亲自率兵侦查,朱棣在侦查中路遇一名真定的樵夫,便跨下战马,拱手说道:“敢问这位小兄弟,可知道真定城中的情况?”那樵夫答道:“当然知道,我日日在这里砍柴,这里的情况我最清楚不过。燕王与朝廷动了兵戈,天子派长兴侯北上伐燕,长兴侯将朝廷大军分为两部驻扎在滹沱河南北两岸。昨日,长兴侯听闻燕王即将发兵与其决一死战,已令南岸的兵士渡河去了北岸。”朱棣面露喜色,“谢谢小兄弟。”说完从袖中掏出银两塞在那樵夫手中。朱棣跨上战马对张玉说道:“果然不出本王所料,耿炳文听闻咱们驻扎北岸,要与其决一死战,定认为咱们从北岸进攻,遂将南岸军队也移去了北岸,现在南边必是防守薄弱。”随后,朱棣来到城南,亲自探查一番,确认了樵夫所说为实,便回到营中,整肃军队,火速带燕军绕到城南,攻耿炳文军队措手不及,由于耿炳文将兵力放在了北边,南边兵力薄弱,朝廷军大溃,耿炳文只好固守真定不出。朱棣本想一举攻下真定,可猛攻两日就是攻不下这真定城,若再耽搁下去,恐怕挫了燕军锐气,便只好暂时撤回了北平。

耿炳文战败的消息传到了朱允炆耳中,朱允炆万分慌乱,忧心忡忡地说道:“真定一战朝廷损失惨重,跟随太祖皇帝征战的老将耿炳文竟首战失利,人人都言燕贼善战,看来果然如此。以后可如何是好?”黄子澄赶忙说道:“陛下,胜败乃兵家常事,耿炳文虽然早年跟随太祖皇帝南征北讨,可如今毕竟老迈。依臣之见,曹国公李景隆熟知兵法,且擒拿周庶人之时雷厉风行,定能攻克燕贼。陛下应调集五十万大军,任曹国公李景隆为大将军征讨燕贼,五十万大军齐围北平,以众击寡,必能克敌。”朱允炆点点头,“对,景隆表兄熟知兵法,他定能破燕,就按黄太卿说的办。”这曹国公李景隆是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之子,与朱允炆是表兄弟,从小便与朱允炆一同长大,深得朱允炆信任。于是耿炳文被撤了大将军之职,李景隆成了新的大将军。

黄子澄退下之后,朱允炆仍是心中烦闷,吩咐道:“袁忠,快传妙锦入宫。”不料此时皇后马春柔已在奉天殿外,听见朱允炆欲传妙锦,马春柔不待通报便走进殿来,“陛下,国难当头,怎可此时还有心思传妙锦姑娘呢?”朱允炆心中本来烦闷,听得马春柔如此一说,厉声说道:“妙锦乃将门之女,朕传他来商议国事,商议灭燕之策,有何不可?”“哪有与女子商议国事的道理?”“妙锦出身将门,熟知兵法,怎不可与之论国事?”马春柔妒火中烧,“那陛下何不派妙锦姑娘去灭燕呢?”朱允炆大怒,厉声喝道:“太祖皇帝当年让你做皇太孙妃,是要你像孝慈高皇后一般贤良淑德、母仪天下,你看你如今妒妇一般,哪有皇后的样子?不经通传,便擅闯奉天殿,这成何体统?你若再无理取闹,朕便废了你。还不快退下。”马春柔听完夫君的斥责,伤心欲绝,痛哭而去。朱允炆看着在一边愣住的袁忠。大喝道:“你还愣着干什么?朕叫你去传妙锦入宫,你没听见?”袁忠赶紧连连称是,退到殿外,传妙锦姑娘去了。

妙锦入了奉天殿,施礼说道:“陛下不必为战败之事烦扰。曹国公乃岐阳王之子,自小熟识兵法,他逮捕周庶人之时雷厉风行,现由曹国公亲帅五十万大军围攻北平,可谓胜算在握。”朱允炆依旧忧心忡忡,“可燕贼素来善战……”“燕军只有十万余众,曹国公率军五十万,燕贼再是善战,恐怕也是寡不敌众。”妙锦见允炆陷入沉思,犹豫了一番问道:“陛下方才训斥皇后娘娘了?”允炆点了点头,妙锦劝道:“其实,皇后也是为了陛下着想。皇后自做了皇太孙妃之日起便贤良淑德,如今更是母仪天下,陛下切莫伤了皇后的心才好。”朱允炆又陷入了沉默,妙锦接着说道:“听闻近日皇后思念陛下,夜夜不得安眠,凤体违和。”允炆听妙锦如此说,又想到了平日里马春柔也是贤德,便说道:“朕今晚去坤宁宫看看皇后便是。”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最新小说: 玩转王爷王妃不消停 术卜 宋谜二 神权序列 阉党奸佞 万界最牛召唤 温阮霍寒年 沈少他又不想离婚了 缠情蜜爱:前夫长点心 快穿之宿主大人太凉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