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

第0006章 年关(1 / 0)

,最快更新两世为孤最新章节!

四叔窑洞里睡了一夜,也就受不了窑洞的寒冷,第二天便要郑志尚跟他回家去睡。不过郑志尚坚持不同意。四叔也知道原因,见郑志尚坚持,最后也不再劝说了,而是回家把自己的被褥搬了过来。

父亲第三天便回来了,收拾一些弟弟郑志浩和妹妹郑志芯的用品,便有急急忙忙的离开了。弟弟郑志浩和妹妹郑志芯的病有些严重,还需要留在医院里观察。

也许是老天开眼,不忍心郑志尚在窑洞里继续呗寒风吹,断断续续下了三天的雪总算是停了。

年关也已经开始提上了家家户户的日程上来,全村唯一没有动静的也只有郑志尚家了,妹妹郑志芯虽然已经退了烧,不过弟弟郑志浩还没有完全退烧,所以父亲还在医院照顾他。

已经实施了两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加之今年秋收后倒腾干红菇,村里家家户户或多或少,手里都有些小钱,有的人则用手里的钱,跟人换布票,去城里给家里的孩子置办一身新衣裳,准备起年货来。

四叔也被奶奶叫回了家里,只有晚上才会偷偷的过来陪郑志尚一晚上,第二天天还没亮就又要趁着奶奶没发现前赶回去,至于白天更是不能在来窑洞这边了。

这一天傍晚,郑志尚犹豫了许久,才鼓足勇气,再次走进了曾经的那个家。

“你来做什么?”声音十分的冷漠,甚至有些厌恶。

“啊嬷,我找四叔……”郑志尚顿了顿,抬头看着奶奶,心里也知道奶奶,并不喜欢自己,也不喜欢父亲和母亲。

“我不是你,啊嬷……这里也没你四叔……”

虽然不是第一次听到这句话,不过每一次听在耳里,疼在心里,忍不住想要落泪,为父母感到委屈,都是从阿嬷生上掉下来的肉,即便被赶出家门,即使是最困难的去年,父亲也没忘记孝顺她。

“阿妈,你做什么?”

正当郑志尚悲愤,准备转身离开时。四叔从屋里跑了出来,对着郑志尚笑着道:“星星,已经到家门了,进来,等会一起吃晚饭,省得你回家自己做。”

“我没准备多余的饭……”

“阿妈……”

郑志尚强忍着要掉落的泪水,勉强的对四叔笑了笑,摇头道:“不用,没事了,四叔,我先走了。”

“阿妈,你做什么,星星不是你的孙子,大哥不是你的亲生儿子……”

身后传来四叔对奶奶的责问之声,郑志尚连忙加快脚步,只想着逃得远远的,更希望自己只是做了一个梦,今天根本没有来过这。尽管郑志尚如何努力。还是听到了身后的动静。

“啪”的一声,是的四叔挨了奶奶一个耳光,随后便传来了奶奶撒泼,泣声,“我做了什么孽哦,怎么了养了这些个白眼狼。”

声音渐渐变弱,郑志尚悬挂在眼眶里的水花,再也忍不住“噼里啪啦”得掉落,心痛的靠着土墙。

“星星,怎么了?是不是阿海他们几个又欺负你了……”耳畔传来温奶奶满是慈爱的声音,轻柔、心疼的为郑志尚擦拭着脸上的泪水,“别哭,温婶婆,回去后就给他们吃粉条。”

粉条,是一种用藤条、竹篾捆绑在一起,打小孩用的,大人们戏称吃粉条。

“婶婆,不是,他们没欺负我。”郑志尚强忍着眼眶里的水花,勉强的对温奶奶笑了笑,“婶婆,我还有事,先走了。”

摆脱开温奶奶,郑志尚犹豫再三,最终低着头,回到了家里。

回到家里,郑志尚很快从一堆杂物里,找出了那个破旧的,完全能装下三个他的鸡笼,幸好父亲在离开前就已经把这些东西都给修补过来。只不过幼小的郑志尚,抱着着比自己还要大好几号,完全将郑志尚的小身板挡住的笼子。

吃力的走到双轮木板车前,郑志尚放下笼子后,便愁眉苦脸了,如今早过了农忙,板车车身和笨重的木制车轮是拆分开的。以郑志尚的小身板,也没力气将板车扛起来,将车轮安装上去。

“星星,在想什么呢?”

正当郑志尚愁眉苦脸时,四叔来了。郑志尚抬头对四叔笑了笑,“四叔你来了,没什么。你怎么过来了。”

四叔似乎知道郑志尚想要做什么,从仓库里搬出笨重的木制车轮,轻而易举的便将板车装好。看着郑志尚问道:“星星,傍晚的时候,去找我有什么事?”

郑志尚摇了摇头,“没事了,我就是想让你帮我把板车装好。”

四叔盯了一会郑志尚,“星星,你奶奶……”

“四叔,我知道,没事的。”郑志尚顶着四叔的手掌,扭头对着四叔笑了笑,“哦,对了,四叔你来的正好,我挑了一只大公鸡和大肥鸭,还准备一些香菇、木耳等会你带回去。”

“不用,你自己留着……”

“没事,家里还有,我去给你拿……”挣脱开四叔的搭在弱小肩上的手,郑志尚跑去了鸡、鸭棚里。

没过多久,郑志尚跑了两趟鸡鸭棚,才吃力的把一只鸡和一只鸭放到了四叔面前,又跑了一趟仓库,将早就准备的一袋香菇和木耳提给了四叔。

将四叔打发走后,郑志尚又开始忙了起来,现将笼子安放到板车上,然后便又跑去鸡鸭棚,一只鸡,一只鸭的从里面抓出来,关到笼子里。这样跑了十几个来回。做完这事后,也顾不得喘口气休息,又转身跑进去了仓谷。收拾了一袋子干香菇和干木耳。

在天完全变黑前,总算忙完,稍稍休息了一会,郑志尚绕着和自己身高差不多的笨重板车,尝试着抬起车手,用力朝前拉去。

不过才刚满五周岁的郑志尚,力气小的可怜,那里拉得动笨重的班车,使劲全身的力气,在窑洞前的空地上,东扭西扭,跟个乌龟似得,走了一米的距离,便气喘吁吁的,稍微有点小坡,便拉不动了。

“要是有牛就好了。”郑志尚叹息了一声。

力气是在小的可怜,郑志尚在又尝试了几次后,也没能驾驭好板车,见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,只得回屋,给自己烧了一锅热水,舒服洗了个热水澡,也不知道是不是太累了,连晚饭也没给自己做,靠在床上便迷迷糊糊的睡着了。

第二天天还没亮,郑志尚便醒来了,给自己煮了一大碗米粥,吃过早饭后,又来到板车前,愁眉苦脸的发呆。

“真想快点长大。”良久郑志尚才感慨的嘀咕了一声。

“星星,吃过了没?”

是四叔来了,郑志尚有些吃惊的看着四叔,点头道:“嗯,已经吃过了,四叔你这么早怎么过来了。”

“今天是镇里集会,我和你阿嬷说了,要去集市。”

乡下赶集,很早的时候就有了,后来尽管因为一些历史缘故,禁止私下买卖,集会也没有停止过,如今市场开发后,虽然如今物质还是很匮乏,许多东西,都需要用各种票,去供销社购置。

不过很农人,尽管没有那些票什么的,也喜欢赶集,凑个热闹,每当到赶集的时候,总会穿的干干净净、整整齐齐的,跟过节似的。四面八方,往集市里赶。

“四叔,你怎么知道我……”

四叔笑了笑,“你那点小心思,怎么能瞒得过我,好了,上车吧,不然就占不到好位置了。”

“不用,我自己走就可以了……”

也不管郑志尚的回答,四叔抱起郑志尚,放到板车上,又给郑志尚理了理褶皱的衣服,“自己走要走到什么时候。”

也便拉起板车,稳步朝前走去,突然又问道:“星星,这些东西,你知道怎么卖嘛?”

郑志尚点了点头,“嗯。”

尽管天还未亮,便从家里出发了,不过和四叔一起赶到集市时,短短的一条街上,已经摆满了各种摊子,有和郑志尚一样,将家里的鸡、鸭什么拿到集市上卖的,也有一些走贩,不过卖的东西都有限,远不如前世小时候市场上商品多。

找了个位置,在四叔的帮助之下,将香菇、木耳、鸡、鸭摆开,郑志尚对四叔说了一声,便去附近的摊子上,考察行情了。

回来后没多久,便有一个穿着肥厚绿军装的中年妇人,来问道:“鸡、鸭、香菇、木耳怎么卖?”

“香菇十块一斤,木耳八块毛钱一斤,鸡四块钱一斤、鸭三块五毛一斤……”郑志尚一边报价,一边打量着中年妇人,见中年妇人蹙了蹙眉头,又连忙补充道:“阿姨,您有布票、食票、油票,也可以用这些换。”

虽然赶集的人大多是从四面八方村子里,赶来的农人,不过这个时候,家里养家畜的人家并不多,一是没钱买鸡苗、鸭苗,二是养这些很耗粮食,许多人家都不舍得。

这些鸡、鸭都是母亲在时养的,从一只下蛋的母鸡,攒鸡蛋,孵小鸡,养了两年,才有今年这些鸡鸭可以卖。

虽然郑志尚卖的这些东西都看似有些贵,不过集市开始后,没多久,还是被人或用钱,或用各种票全部买走了。

清点了今天的收益,还算是不错的,十几只鸡、鸭加上二十来斤的香菇、木耳一共也卖了十几份食票、油票什么的,和一些五尺布票,以及十来块块钱,大部分东西都被郑志尚换成了等价的各种票。

在这个物质匮乏的年代,钱有时候还不如这些票好用,至少供销社里的大部分东西,都是需要凭票获取的,有了这些布票,弟弟郑志浩、妹妹郑志芯、父亲都能扯上新布,做一身新衣裳。

从出身至今,郑志尚都没有做过一身衣裳,身上的这些衣裳都是以前父亲、四叔,以及从各家讨来的旧衣裳,改小的。更不要说父亲了,连结婚的时候都没扯上一尺新布做身衣裳的。

拿着这些东西,郑志尚那张有些黑的幼嫩小脸,对着四叔笑了笑,“四叔,我们去吃午饭。”

两人吃过午饭,在四叔的带领下,郑志尚又去了一趟供销社,看着颜色单调的粗布,郑志尚挑选了好久,才挑了中颜色较为中意的布,又对四叔道:“四叔,你也挑一块。”

不过四叔并没有挑,郑志尚只能自己又挑了一会,将手里的布票换了布,又把手里的食票、油票,全换成了东西。过年的年货,也就这样算是准备齐全,才和四叔一起拉着板车回家去了。

郑志尚留下足够给父亲、弟弟、妹妹、还有自己做衣裳的布,又挑选了两块新布和一些用食票、油票换来的食、油什么的年货,给了四叔,让四叔带回家去。

四叔虽然坚持不要,到家后,便空手回去了。不过郑志尚还是将这些东西,包起来,再次踏进了那个曾经的家,这一次幸好奶奶不在,家里只有刚分开不久的四叔、爷爷,以及过来送节的大姑和大姑丈。

“阿公、三叔、四叔,大姑、姑丈。”郑志尚将怀里抱着的已经将自己挡住的东西放下,礼貌的打过招呼。

看到郑志尚,四叔脸立马板了起来,“不是说了不要,你还送过来做什么,给自己和弟弟妹妹用。”

“星星,来坐……”大姑拉着郑志尚小手,往自己身边拉。

“不用了,大姑。”郑志尚又看着始终板着脸,没有一丝神情的爷爷,“阿公,今天我到集市上买了一些年货,父亲他还在医院,所以我替他给你们送过来。”

“不用,听你四叔的,拿回去,留着自己用。”一只没开口的爷爷,终于开口了,一口令郑志尚费解的闽南语,不过好在郑志尚还是听出了个大概的意思。

“家里还有的。”郑志尚又扭头对大姑和大姑丈,道:“大姑、姑丈,有时间来家里吃饭。家里还有事,我先走了。”

其实这个时候,家里也基本没什么事,只是郑志尚有些怕碰上那个奶奶。

回到家里,郑志尚又转到了猪圈,去年被赶出家后没多久,母亲托人弄了两头猪仔,一公一母,作为种猪来养。在养猪方面,郑志尚并不了解,只是在母亲开始养猪后,才了解到一些。

后来母亲去了,郑志尚也便接过了养猪这活,今年入冬前,母猪也很争气的产下了第一窝小猪,虽然只有六头,并不像传说之中的那般能生。不过也郑志尚开心了好久。

六头猪崽,就算成活率只有五成,两个月后,便能有三头猪崽可以卖,一年后就是三头大猪可以卖,而且母猪还能不断的产仔。尽管没有技术,一年两窝应该还是能有的吧。

幸运的是,六头猪崽都很争气,一直都健健康康的,至少在郑志尚眼里是这样的,只是在那场冬雪中,又两只猪仔先后被冻死,从那以后,郑志尚对猪仔的照顾更加细心。

剩余的四只猪崽,也都活过了两个月,如今猪崽也到了可以卖的时候,郑志尚看着在猪圈里“哼哼”的猪,开始发愁了,思索着这四头猪崽该怎么办?

四头猪崽全都留着养,是不可能的,郑志尚就算想也有心无力。不吃不喝不睡,不停的采野菜什么的,也不够六头猪吃的,家里也没有那么多粮食可以用来养猪。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最新小说: 我为众生画妖鬼 混沌游猎 昊龙传 聊斋之苟到成仙 平凡剑途 降临异界独霸风华 第一永恒 仙妖大酒店 医庄版秦时明月之仗剑天涯 少君风华